首页 要闻动态 乡镇动态

要闻动态

黄泥河:聚焦农文旅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3-22 09:07  来源:富源县黄泥河镇  作者:吕雪  浏览次数:11079

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三者有机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日,黄泥河镇人大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寻求破解之道,为全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活动中,代表们来到迤更者白云寺村,实地视察农文旅项目发展情况,并听取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白云寺村位于黄泥河镇集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是迤更者村委会7个自然村之一,有村民87379人。脱贫之后,为了让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白云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村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农旅联姻、三产融合的思路,以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生态文化村落为目标,积极争取沪滇协作项目,对人居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后,村内农家小院古朴美观恬淡舒适,各类群众性文体设施一应俱全。村外捧月山群山如珠滚动,气脉贯注,绿树为盖,气象万千,被业内人士惊叹为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其捧月顶下的白云寺始建于宋朝,在滇黔桂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欲探禅宗精妙处,却在空山荆棘中。壮丽的喀斯特丛峰、造型独特的象形山石、秀美绝伦的山水格局、选址独特的千年古寺、神秘优美的风水传说,让人产生朝拜祈福的愿望。

对于家乡的旧貌,土生土长的老张仍记忆犹新。我们村虽然有得天独厚的优美山水,但过去,村里污水横流,垃圾满地。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说的就是我们这里。时隔两年,再次走进白云寺,老张发现,村里荒废的角落建起了休闲广场,健身器材、文化走廊、公共洗手间样样俱全,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农户房前整齐地种着各种蔬菜和绿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后,村庄道路宽了,出行更方便了,我家房前屋后也变得越来越整洁。乡亲们吃完饭,就在休闲广场上散步聊天,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村民委员会主任何云春自豪地说。


村里的环境改观了,如何增收又是一个问题。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村里积极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让每户村民都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我们以特色经济作物薏仁为突破口,积极宣传动员,面对面交流,与村民算好收入账、支出账,计划种植薏仁4000亩,实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效益分红,同时,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引进龙头企业对薏仁进行精深加工,目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预计今年10月中旬建成投入使用。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助捧月山旅游群生态资源,深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佛教圣地等文化底蕴,通过保护和开发并举,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发展电商经济,打造网红村民,开展农事体验、养生度假、特色农业观光等相关活动,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范书记介绍道。


座谈会上,代表们对迤更者白云寺在农文旅项目建设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

代表们认为,农文旅融合是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大势所趋、现实所需。在今后的农、文、旅融合工作中,要抓住机遇,巧妙发力,充分运用政策窗口期,持续发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深化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乡土文化为灵魂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探索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丰富农文旅融合新内涵,把农村的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要在产品开发、服务配套、宣传营销等方面续写农文旅融合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全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覆盖面。


代表们表示,全镇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如布古铁锁箐村红军桥、五尺道等红色旅游品牌,发祥新发村传统水族村落等。同时要把乐趣兴趣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配套建设成游乐体验与观赏景点,并创新传统农趣设施,发展乡村全域旅游产业链,让游客在参与体验活动中充分感受乡村休闲旅游的快乐。


营上镇“四措并举”建好用活乡镇党校富源老厂:服务群众面对面 “领、讲、传、聚”实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