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富源县农业农村局对富源县人大第十七届三次会议第59号建议的答复(富农发〔2019〕67号)

  • 富源县农业农村局
  • 015158708/2022-05363
  • 2019-08-02 17:21
徐壮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县里要建立一个平台统一销售的建议,已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致力发展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富源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富源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扶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以大河乌猪、富源魔芋两个品牌领军的“一乡一业”“一乡多业”“多乡一业”、 “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数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群、特色产业区、特色产业带已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大河乌猪成为闻名全国的一大品牌。2018年,全县生猪存栏98万头。至2017年末,全县已建成规模养殖场(户)1007户,其中,有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大河乌猪核心群场1个,有市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大河乌猪扩繁场14个;建成年出栏肉猪达1万头以上的大河乌猪规模养殖企业13户,年出栏1000-9999头的大河乌猪规模养殖企业(户)33户,年出栏肥猪500-999头的规模户94户,年出栏100-499头的规模户434户;建成存栏大河乌猪母猪100头以上的规模户86户,存栏大河乌猪母猪20-99头的规模户332户。
(二)富源魔芋产业发展情况。富源魔芋作为贫困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朵奇芭,魔芋文化打造提升了富源魔芋的软实力,富源魔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全县完成魔芋种植面积13.2万亩,产量17万吨、产值7亿元,魔芋专业合作社79个,中大型加工企业4家。
(三)蔬菜平稳提升。2018年全县围绕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特色菜”和“优势菜”面积,提升种植水平,提高种植效益。加强对菜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全县培训蔬菜生产技术11期1000人次。巩固以大河白岩为重点的山地蔬菜建设和富村块择为重点的低热河谷反季蔬菜建设。以云南满地金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辣椒基地、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外销加工型辣椒基地0.55万亩,与加工型品种引进,引进新品种16个,示范面积0.3万亩。
(四)中药材势头良好。重点发展有特点、有市场、产销对接的中药材品种,抓好丰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初步形成以附子、金银花、三七、半夏、重楼为重点的品种布局,富源县经作站与黄泥河农技中心县乡联合开展富源县中药材重楼、白芨标准化示范栽培100亩,成为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联系点。
(五)蚕桑稳步推进。2018年完成县级丰产示范样板200亩,嫁接改造500亩,各类试验示范样板20组;完成栽桑养蚕技术培训2期,共290人次。
(六)水果提值增效。2018年完成以高接换头、四季修剪、病害防治、科学施肥、果实套袋为主要措施的低产果园改造3200亩,果实套袋310万个,建设县级高产样板100亩;依托大河白马桃花庄园建设新植各类新品种水果5000亩,新植50亩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蓝莓示范种植5000亩,产量300吨,产值2700万元。
(七)推进生态水产养殖。在胜境街道海田社区(富源县胜境金鹏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蛙生态养殖80亩。2018年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富源县胜境金鹏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复审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富源县珍稀水产养殖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源县富村镇世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八)油菜快速发展。全县各地把油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优品种区域布局的一个重点,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促进油菜生产的快速发展,2018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13万亩,面积在全市排列第2位,产量1.9万吨,同比增产2.7%。
二、富源县农业产业调整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完善组织服务措施。农业产业的发展一靠市场引、二靠政策好、三靠科技推、四靠投入稳。我们将根据产业发展特别特色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产业的扶持政策,在产业布局、资金投入、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扶持。组织农特产品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博览会,以吸引国内外企业的订购。
(二)强化科技创新,推广先进技术。加大农业产业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示范、推广,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提高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夯实发展基础。一是要整合技术、资金和人才,加快特色产业新品种的研发。二是引进品种资源,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开展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类型的新品种。三是根据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逐步达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三)加强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信息,建设专业信息员队伍,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分析预测与发布,及时为企业和农民提供准确的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为富源县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提供日常性的工作。
三、富源农业信息网络运行情况
(一)依靠农业网站群,富源农业信息传播到全国各地。县农业农村局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建立以该局门户网站富源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农业网站群,传播延伸到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各地客商、企业通过上网搜寻了解富源农业的一扇窗口,每年都会有外地种植大户、涉农企业通过网站了解到富源特色农业发展后,特别是启动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电脑、电话、电视)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到县内所有行政村。
(二)2018年10月在全县开展了《富源县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整县推进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是以建设“益农信息社”服务体系为基础,完善和推广“云农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下称“云农12316”平台)为重点,提升和拓展三农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为核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为目标,修通建好立足农业、覆盖农村、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信息化保障。2018年建设1个县级运营中心、161个益农信息社,其中,示范社34个,标准社80个,简易社47个;全面推广“云农12316”平台,形成12名专家、50名信息员、300个用户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
(三)目前农业农村局正在做富源县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议项目工作,富源县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是航天科工集团对富源县的定点扶贫项目,于2018年8月开始建设,完成了种植信息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慧农业控制系统、会议室大屏显示系统等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第二期项目,预计项目于今年9月建设完成。二期项目是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对原有平台进行优化,提高有效数据,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基础数据库,初步形成富源农业综合数据中心,为富源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家咨询等服务,引导农户科学种植,改善区域农产品种植结构,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三农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四、富源县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薄弱。一方面是农村缺信息,许多农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想致富无门路,而政府部门提供的市场信息资源对于“散”的千家万户来说,信息的含金量被打折扣;另一方面,广大农村本身就有许多“小而特”、“专而精”等各具特色的独门绝活、致富特技,这些信息资源因常年卧倒潜伏于广大农村,而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二)信息技术应用仍然滞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层出不穷,如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信息传播媒介丰富多彩,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数字产品、手机、小灵通、无线网络、便携网络等。但当前我们的农村信息服务中新技术应用中的如电商平台、移动资讯、微信、微博等纳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虽然有些项目已经启动,但大范围的使用还没有形成条件。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整合开发,推进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富源农业信息网为龙头,加强整合,建设完善各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形成合力,打造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门户网站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业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依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窗口。
(二)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一是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成功和有益探索进行发掘、总结和提炼,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二是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创新,重点要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农民的信息需求,不断丰富、充实和更新信息服务内容。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就是要注重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有效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
(三)强化培训,抓紧抓好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一是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加强互联网知识、大数据知识、如何做电商等知识的培训,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加强互联网知识、大数据知识、电商等知识的培训。
感谢您并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和支持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承办人:王梅
督办人:杨级波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富源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