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富源县扶贫办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 富源县扶贫办
  • 015158708/2024-08618
  • 2017-09-07 15:33
富源县扶贫办2016年部门
决算分析报告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1)拟订全县扶贫开发战略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2)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程度状况,编制扶贫年度计划,提出中长期扶贫规划,逐年加大扶贫投入和工作力度。(3)履行项目实施管理部门职责,抓好扶贫项目的考察、评审、论证、申报和项目实施的监督。按照上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协助财政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拟定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方案,督促检查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所有项目资金运行安全。(4)负责制定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发展、素质提高、灾后扶贫、贫困乡村和片区的整体推进及综合开发、边远及民族等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扶贫项目规划与年度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5)负责统筹、协调承贷金融机构发放、回收扶贫贴息到户贷款,引导、扶持扶贫龙头企业,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6)根据上级确定的贫困标准,确定扶持对象,做好扶贫监测、统计工作。(7)负责易地扶贫开发工作,组织、指导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8)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9)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做好县直单位、社会团体参与挂钩扶贫的联系统计,协调做好上级机关挂钩扶贫工作,促进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10)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人员情况。富源县扶贫办内设3个机构(综合科、项目科、信贷科)有行政编制8名,现实有在职人员11人,退休4人。
3.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2016年在职人员转退休减少1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6年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由区域扶持向精准扶贫过渡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积极发挥社会力量挂包帮转走访的作用,大数据平台的建立、精准识别的5次回头看,精准推动了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信贷扶贫、互助资金试点等各类扶贫项目有效落实。全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6.76亿元(已报账回补2.13亿元),15100贫困人口脱贫,巩固提高了3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问题(预计至12月底),通各类项目的实施,各项目村组呈现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明显发展,农户收入明显增多,实现了由贫困村向新农村跨越发展的“九有”目标,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还需强化举措、扎实工作,确保全年扶贫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2016年工作总结
(一)精准识别,找准扶贫对象。一年来,按照省、市关于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要求,先后开展了5次建档立卡“回头看”,严把“五查五看”(查收入、看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查住房、看居住房的安全稳固性;查财产、看贫富程度;查家庭成员结构、看家庭负担;查生产生活条件、看基本生产生活状况)工作标准和“三评四定”(内部评议、提交村(组)党员会评议、提交村(组)民会评议和村委会初定、村民代表议定、乡(镇、街道)审定、县确定)工作程序,细化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摸清致贫原因、脱贫需求,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行逐级承诺制,层层签订承诺书,各乡镇(街道)签订12份,行政村签订156份,责任到乡镇(街道)、到村组。成立了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五个督查组,深入12个乡镇(街道)督查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落实情况,同时成立6个抽查组,对各乡镇(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按10%的比例进行抽查。各乡镇(街道)相应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抽调人员充实了工作队伍。在“回头看”工作中,全县共投入经费299万元,举办培训班126次3553人,组织工作队303支2219人,入户核查21322户79092人,占应核查人数的110%。认真核查扶贫对象不精准的问题,组织乡镇(街道)对对象不精准信息名单进行核查并进行整改,及时对贫困户数据进行入户采集、更新。经多次“回头看”,核查21402户79091人,识别退出4942户18476人、评议补录贫困户5211户18520人,确保71723名贫困人口真实精准。
(二)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发挥扶贫办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参谋部、作战部、督战部的作用,拟定并报送县委、县政府审定出台《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及相应配套的考核办法措施。全县认真落实“双组长”责任制,明确2名副书记、3名副县长负责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9个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资金整合、督促检查和20个专项行动计划的制定、落实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和县级相关单位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将脱贫标准涉及各项目指标任务分解到交通、水务、住建等14个责任部门,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三)明确目标,强化挂包帮扶。明确了到村、到人的脱贫计划,并拟定出脱贫路线图。做到“两个明确”,明确阶段任务。聚焦2016年黄泥河镇出列、12个行政村出列和15100人脱贫的阶段任务,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3050元贫困线和户“6条”、“村9条”、“乡9条”的贫困村、贫困乡退出标准,逐一对标对表,盘点到村、到户、到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列出清单,填平差距,坚决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现象。整合省、市、县、乡398个单位13097名干部,全部挂包到8个贫困乡镇(街道)、4个非贫困乡(镇)、51个贫困村、105个非贫困村,挂包贫困户19286户、贫困人口71723人。所有县级领导挂钩到51个贫困行政村。共组建15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每个工作队分成1至3个工作组)。派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61名,其中31名由驻村工作队长兼任,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都覆盖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达到5—10人,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按照“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要求,增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已经全部驻村入户,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统一开展集中业务培训,严格考勤,建立《精准脱贫工作日记》、《帮扶政策措施落实详记》两本台账,并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专题听取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各驻村工作队认真填写18954份访谈问卷,及时召开干部职工动员会、贫困村访谈问卷座谈会、到村到户帮扶计划分析会2000余场次。实现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帮扶全覆盖。
(四)创新举措,解决贫困难题。一是创新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一户一卡标明家庭成员基本情况,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借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从今年9月份开始,免除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阶段学生学杂费,杜绝因贫辍学。截至目前,已为19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子女免除学杂费92.12万元。三是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为帮助群众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贫,在县级医院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减免挂号费和门诊诊查费。为黄泥河镇和15个贫困村中30至6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万余人,进行1次免费体检,力争到2019年让所有贫困人口免费体检1次,减免费用总计1434万元(人均200元),目前已经为1372人免费体检。同时,县疾控中心免费为今年出列的贫困村开展1次集中式供水水质检验检测(检测费每次700元),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目前,已完成17个贫困村的水质监测。
(五)用活政策,强力推进基础建设。今年以来用好各级各部门的脱贫攻坚政策,已累计整合并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8.1亿元。一是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在认真选址、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60个点建设点,搬迁2502户9548人(其中建档立卡1091户4003人),规划总投资5.64亿元,已筹集到位4.99亿元,划拨1.19亿元。到户工程已启动2430户,占计划数的97%,公建部分完成计划的30%。二是深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在去年启动黄泥河镇“整乡推进”项目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中安、胜境、后所3个“整乡推进”项目和38个整村推进项目。目前,黄泥河镇整乡推进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占总投资的86%;整村推进项目已完成12个,其余26个启动资金已划拨到位,正在紧张施工,全年共争取专项扶贫资金6096万元。三是认真抓好农村危房拆除重建。今年分配到富源的农村危房拆除重建指标为6000户,年初已按照优先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保证D级危房户、优先保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点、优先保证易地扶贫搬迁点“四个优先”的原则,将指标分配到乡镇(街道)、落实到村到户。同时,按照危房改造每户5万元的贷款标准,已发放贷款1028户4794万元,房屋主体竣工3700户,正在施工2300户。四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我县行政村需新建村级活动室 3个,共需资金 140万元。维修改造11个,投入资金75万元。在贫困地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爱心水窖”、抗旱应急和骨干水源等水利工程49件,投入资金1221万元。贫困乡、贫困村通行政村道路已硬化,通自然村道路未硬化的有10个自然村24.25公里,每公里县级财政补助35万元。竹园镇、后所镇已经开工建设,其他乡镇(街道)正做前期工作。乡镇(街道)维修卫生所已全启动建设,新建部分完成图纸设计。五是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依托富源高原特色产业优势,瞄准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规划产业,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帮扶方案,通过挂包单位帮扶、合作社带动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黄桃、魔芋、大河乌猪、核桃等产业基地建设,预计全年出栏肉猪235万头、种植魔芋13万亩、核桃提质增效4.5万亩、种植各类蔬菜12万亩,引领带动2016年出列的贫困村农户 5697 户 20005人(其中2016年出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4103 户 14752 人)。对51个贫困村产业发展进行摸底调查,理清发展思路,依托龙头企业重点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发展辣椒、魔芋、烤烟、蔬菜等传统产业及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种植86350亩,发展蓝莓、山药等特色种植4800亩,发展牛、羊、猪等养殖10.7万头,带动7482户2830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六)强化监管,保障项目资金安全。结合“狠抓落实年”活动,建立和完善项目、资金公告公示、绩效考评、重大项目招投标、“双合同”以及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等制度。项目确定和资金审批严格实行集体讨论、相关部门审核、分管领导签字审批等程序。严格规定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审批、项目实施、实施时限、检查验收、资金拨付、资金监管等环节。执行项目公示制度,确保项目透明度。我县在认真落实省、市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同时,制定出台多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机制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定期审计和检查制度,认真实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构建起统筹协调、权责匹配、分工明确、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体系,为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七)完善机制,脱贫攻坚有保障。建立县“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县政府建立“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专门成立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建立督查制度。由县纪委、县“狠抓落实年”综合督查组牵头,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实行包保责任和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制度。以“狠抓落实年”活动为载体,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行县级领导包保、部门和镇(街道)为责任人的包保制度,按照“年初建账、平时查账、年终结账”要求,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实行项目推进通报制。每10天通报一次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情况,工作推进缓慢的、上报情况不及时的将给予通报,通报次数达3次的,由县纪委按程序进行问责。同时,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坚决杜绝“豆腐渣、烂尾楼”工程发生。
(八)埋头苦干,发扬“最可爱扶贫人”精神。县扶贫办内设综合科、项目科、信贷科,易地扶贫科,加挂革命老区科等5个职能科室,有在职工作人员12名。因扶贫办人员编制少、业务量大,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从水务局借用工作人员8名,又从部分乡镇抽调6名工作人员,聘用工作人员2名,目前有工作人员28名,人少事多的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各乡镇(街道)也对应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扶贫办、村建所、联席办、美丽家园办等相关人员进行整合,单独办公,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办领导干部和职工采取“领导牵头、各科挂联、责任到人”的方式开展日常工作督查和业务指导,以村组为单位,实行包组包户负责制,严格按照时间倒排表开展工作,严格实行谁包扶谁负责,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层层有动力。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全体领导干部主动放弃休假时间,充分发扬“5+2”、“白加黑”吃苦精神,争做“最可爱扶贫人”。
一年来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富源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脱贫攻坚的标准和配套政策滞后。省市出台今年脱贫出列的程序、标准和方法相对滞后,前期政策不明朗,程序不清晰,导致脱贫攻坚工作出现反复。特别是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在实施对象、同步搬迁户数、配套资金等政策方面摇摆不定,造成工作被动,2017年的项目点只能开展前期工作。脱贫目标数据不准确,年初下的任务是1+21(1个贫困乡镇和21个贫困村),而九月份下达的任务是1+12(1个贫困乡镇和12个贫困村),有数字脱贫的嫌疑。现在3208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算,包含哪些内容,具体是多少价值不明确,户出列的计算算不清楚。省市研究扶贫政策时要多考虑基层的可操作性,要将当前的形势,基层的现实情况做充分的考虑。二是脱贫攻坚对标对表工作有差距。由于多次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在脱贫对象认定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数据反复变动,各项工作进度不统一,少数地方对标对表工作数据不匹配,重复上报数据。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全县水利化程度仅为15.6%,还有22.46万人饮水保障不足、6.07万人饮水困难,有D级危房户22235户。目前全县还有318个自然村存在晴通雨阻现象,仍有12个自然村没有进村公路。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全县魔芋、大河乌猪、核桃等产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已建成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7户,但大多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多处于初加工阶段,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通过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能力还不足。五是财政投入和扶贫需求矛盾突出。受煤炭市场下滑影响,近三年富源年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9亿元左右,仅能保障正常运转,全县脱贫攻坚、石漠化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需的大量资金,筹措压力较大。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实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对照标准再算账。以贫困户出列标准为焦点,以帮扶责任人为主逐户算清贫困户收入账、基础设施建设账、项目帮扶账和社会保障账,明确每1户贫困户脱贫需求、措施和时间,逐村、逐镇算清村、镇、县脱贫出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软件差距,有的放矢实施脱贫攻坚。近期将抽调一支由县统计局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群众收入入户调查组,对今年出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抽样调查,摸清收支明细,算好收入账,为脱贫出列补齐短板奠基础。二是找准差距补短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列出贫困户、贫困村、贫困镇和全县脱贫出列的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以目标配套项目,以项目带动脱贫,抓重点,补短板,整合一切可整合的项目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三是发展产业促增收。要按照贫困村有集体经济、有特色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展产业,确保今年脱贫出列的21个贫困村每村都有集体经济,都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通过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三、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1)本年收入支出预算情况:2016年度财政预算收入246.46万元、预算支出246.46万元。
(2)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2015年度财政预算收入3558.9万元、决算支出3514.91万元。2016年度预算收入比2015年度预算收入减少3312.44万元的主要原因是上级专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列入预算。
(3)年度执行中调整情况及调整原因。在2016年度执行中一是由于工资幅度大,增加了工资和住房公积金;二是上级扶贫项目专项经费未列入年初预算。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当年收入支出基本情况。2016年财政预算收入246.46万元、决算收入5903.05万元。预算支出246.46万元,决算支出5968.32万元,支出预决算相差5721.86万元。
(2)与上年度对比情况。2015年度决算收入3558.9万元,本年决算收入5903.05万元,增加2344.15万元,原因是上级下达扶贫专项资金列入部门决算。2015年度决算支出3514.9万元,本年决算支出5968.3万元,增加2453.4万元,比去年增加的原因是上级下达扶贫专项资金列入决算。
(3)“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24.77万元,上年支出20.7万元,比上年增加4.07万元。比去年增加的原因是脱贫任务加重,上级各项检查督查次数增加。
(4)会议费支出情况:2016年度会议费支出45.1万元,上年支出26.1万元,比上年增加19万元,其主要原因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任务加重,各类会议增加。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16年度结余1670150.9元,具体是2130501行政运行215497.9万元;213050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439968.32元;2130507扶贫贷款奖补和贴息500.68元;2139999其他农林水支出14184元。结余的主要原因是扶贫项目大部分是夸年度实施,而结余经费均为县级财政配套的项目工作经费,由于2016年度扶贫项目下达较晚,尚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因此配套工作经费必须结转到各类项目实施验收结束。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一)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规范。一是预算编制不够细化,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部门经费多少,不是取决于事业发展和本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而是取决于原来的基数,多年运用下来,致使年度预算核定支出指标与实际需要大相径庭,部门之间经费状况苦乐不均,不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三是追加预算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追加预算过多过滥,个别部门追加的预算比年初预算还要多,致使财政预算失去严肃性和约束力。追加预算的审批不严格或流于形式,随意性较大,助长了一些部门、单位跑要资金的现象,易于产生腐败。
(2)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调整随意性强。
(3)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对财政违规、违纪事件处理不力,导致对于问题单位的处理,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是一个纪律或者道德约束。
(二)改进措施
(1)强化预算管理,对预算全过程的管理。要加大对预算的管理,应注意编制的可行性论证,预算执行时的控制及预算决算后的评价相结合,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吸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决策,做到预算决策的科学化。
(2)硬化预算约束,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财经规章制度,从严控制压减“人、车、会、接待、出国考察”等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积极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对预算管理中权力的监督。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是造成预算编制失误、预算资金使用不当以及一系列违法违规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过程中应当做到专家论证、集体决策、人大批准并予以公告增加预算资金管理的透明。
四、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016年度我办年末资产合计3434467.66元(上年3299774.43元,增加134693.23元),流动资产2784785.56元(上年2613532.33元,增加171253.23元),固定资产649682.1元(上年686242.1元,减少36560元),净资产3088166.8元(上年3009121.19元,增加79045.61元),其中:固定基金649682.1元(上年686,242.10元,增加36560元);支出结余1670150.9元(上年2322879.09元,减少652728.19元),负债合计346300.86元(上年290653.24元,增加55647.62元)。资产类增加原因是银行存款结余比上年结余大,负债类增加主要由于资本运营公司拨入的脱贫攻坚作战室建设经费尚未支付完。
五、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扶贫办2016年度部门决算是对年初预算执行情况的结果和反映,是对全年扶贫工作的检验,也是对一年来脱贫攻坚成效的全面反映。根据《富源县财政局关于编制富源县2016年地方财政决算的通知》文件精神,为确保2016年扶贫办决算工作圆满完成,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支出管理,严格按年初确定的预算范围和标准确执行。严肃财经纪律,确保单位收支平衡。
2、认真做好年终财务清理工作,及时核对预算指标、拨款数和借款数,做到单位与财政之间本着数据的一致;认真清理各项往来款项;做到账账、账证、账实、账表相符。
3、按照“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八字方针做好决算工作,同时,据财政业务科室的安排布置,按时、按质、按量编制和报送决算报表。
总之,年终决算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业务全面,政策性强,时间紧的工作。因能力,水平有限,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欠缺。在2017年的财务工作中,我们将强化财经法纪观念,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职能。依法、合理、及时筹措和使用资金,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经业务水平,为领导当好参谋。

富源县扶贫办
二○一七年九月七日


下载:富源县扶贫办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