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富源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富源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答复

  • 富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 015158708/2021-04655
  • 2021-06-04 18:02

刘英、赵满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局办理,首先感谢你们为我县的旅游工作出谋划策和一直以来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为接续乡村振兴创造了条件,“十四五”开篇起步之际,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打造“三张牌”部署要求,以“乡村文旅振兴”为抓手,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全县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关键环节,全力推进景区改造提升、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文旅产业营商环境优化和全域旅游重要指标落实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文旅融合服务体系,为下步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富源县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一)富源旅游资源丰富

经勘查,富源县现有65处主要旅游资源,其中优良级(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 32 处,普通级(二级、一级)旅游资源 33 处。有云南省水族唯一聚集地——古敢水族乡,有依托云贵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个4层溶洞建成的多乐原景区,有岩壁峭丽,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越,生物种类繁多的块泽河大峡谷,有2006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的大河遗址;有建于明朝的“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划云贵”的胜境关;有建于清代乾隆元年的太和元气坊,有建于清代嘉庆十八年的魁星阁;有红军长征过富源留下的7项不可移动文物遗迹(车心口红军战斗遗址、海丹铁索桥、白龙山红军战斗遗址、宽塘红军烈士墓、富村烈士陵园、老岩脚红军战斗遗址、老牛场红军烈士陵园),有富源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18项及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馆内收藏的红军长征过富源的实物和图片资料3000多件。

(二)产业发展情况

我县至今已建成4A级景区1个,非A级景区1个,实现了旅游景区“零”的突破。景区景点情况如下:

1.多乐原景区。该项目位于富源县胜境街道海田社区,由云南胜境启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规划面积1.4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1.58亿元,项目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现已投资5.1亿元完成多乐原(一期)花宫的建设任务,正筹备启动二期“乐宫”项目建设。2020年8月由省文旅厅正式授予多乐原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我县高A级旅游景区“零”突破。

2.大河陶源溪谷生态庄园。该项目位于富源县大河镇白马村委会,由富源县陶源溪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云南欣宇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5000亩,项目于2016年2月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目前已基本完成特色农业休闲区、生态花园餐厅、草坪烧烤区、农业高科技展示区(农业高科技观光展示、特色农产品超市等)、花海观光区(集食用玫瑰采摘、食用玫瑰深加工、鲜花饼DIY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田野景观区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下步将通过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丰富旅游服务业态,逐步推进3A级景区创建工作。

3.其他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情况。古敢水族乡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墨红车心口红色文化产业园完成投资400多万元建设完成景区道路600米、古驿道修复1公里、红军战斗遗址清理恢复20%、纪念馆等建设任务;后所禄发农业生态园累计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以种植养殖业、餐饮、住宿、观光娱乐为主;营上哈播大峡谷投资近千万元建设沿途景区道路、观景步道部分基础设施;曲靖海仙谷景区项目已投资500多万元开展前期工作;胜境三道箐红色文化园项目已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及部分生态景观观赏区;胜境壁板坡康养休闲乡村旅游项目已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成为赤松茸种植、采摘、观光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原生态农旅融合综合体,下步将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集休闲、康养、亲子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

二、存在的困难不足

近年来,我县在旅游产业发展上虽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县旅游发展投入的回报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很低,要使之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项优势产业尚有较大的距离。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体制的不协调和经营方式的滞后,以及有关政策和法规等不够完善的因素,形成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项目建设筹资渠道不多,景点开发建设受到资金的制约。无论是从旅游景点数量上,还是从旅游资源可发掘上来说,我县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力度不足,资源优势还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景点(区)开发建设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旅游景区价值的根本,也是能否吸引游客的关键。而我县的景点资源虽不少,但现成直接可用的不多,大多数都需要进一步开发建设包装。而且景点的建设、开发和维护需要资金费用比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在吸引外来投资者开发建设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区)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制约。

(二)旅游建设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环境尚未成熟。旅游景点的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没有这些要素的配合,就会大大降低旅游景点对人流、资金流的吸引力,没有人流、资金流,发展旅游就无从谈起。而且,景区周边的相关环境设施没有配套,作为旅游活动项目延伸的旅游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对游客产生不了留得住的理由。

(三)旅游管理机构履行职能难度大,统筹协调的能力有限。从我县实际情况看,要发展旅游产业,牵涉到县城建设、规划布局、文化设施、土地和建筑产权交易、交通、餐饮、娱乐等诸多方面,要协调这些群体的关系,必须有一个比较专业和权威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和操作具体事务。我县目前设立的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旅游管理开发的职能机构,在发展我县旅游产业、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和局限。

(四)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品牌特色。对旅游业来说,搞好宣传促销,形成品牌和特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县虽然具有旅游资源,但由于投入运行的旅游景点或配套环境设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没有形成长效的旅游接待线路,同时在宣传和促销等方面的力度也不够强,造成了旅游景点品位不突出,品牌不彰显。

(五)旅游开发层次低。第一是富源县的旅游停留在以观光旅游的初级阶段,旅游景区单一,没有形成多个高A级景区引领,多种旅游业态发展的趋势;第二是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难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且品牌不亮、特色不明。

三、富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整合跨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旅游”产业发展。依托富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以核心品牌打造引领发展,以农旅融合模式稳步发展,以优质资源开发率先发展,以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发展,推动2大核心旅游片区、9大重点项目、8条旅游线路的建设,以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工旅融合模式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民族民俗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全力打造富源旅游品牌。

(一)进一步加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领导。研究制定全县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制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高起点、高品位、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县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旅游文化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督促检查考核机制,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文化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继续做好魅力富源、美食富源、度假富源宣传推介,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营销和招商工作,举办地方特色品牌节庆活动。有力推进多乐原景区、陶源溪谷生态庄园、富源县多乐国防教育基地、竹园镇饿得村海仙谷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工作,全面落实“旅游革命”任务部署,推动“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优化升级,加强富源县“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维护管理、旅游厕所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旅游品质提升、自驾旅游推进、康养旅游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文旅品牌塑造、旅游市场持续严打严管“九大工程”。

(二)发挥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充分挖掘水族文化、彝族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及具有代表性的大河乌猪、富源魔芋、黄桃等高原农业特色产品,结合乡村地域特色,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休闲农业、景观农业、乡村旅游文化精品工程。推进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富源段建设;推进多乐国防教育军旅文项目建设;加强文化创意、设计与民间工艺品之间的深度融合,实施乡村传统手工业振兴工程,培育打造彝族刺绣、水族吞口、大河紫竹葫芦丝、多乐原黑陶制品等民族民间工艺品。促进以酸菜猪脚、全羊汤锅、魔芋全席、回隆牛肉汤锅、古敢姜子鸭、十八连山血辣子和戴氏沙糕等具有富源特色的美食文化产品开发,形成民族特色资源保护与传统村落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三)充分挖掘,增强我县特色旅游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和旅游振兴,立足“富源是一个景区”的新理念,突出“滇南胜境”示范区品牌建设,打造“万顷桃园、百里桃花”景观带,开发十八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挖掘红军长征过富源红色文化旅游,建成胜境鸣凤康养、古敢水乡、富村魔芋三个特色小镇,形成“仰慕滇南胜境、游览万顷桃源、延年天然氧吧、探险森林公园、体验民俗奇景、醉美古敢水乡、品味魔芋全席、感受红色熏陶”的“富源景区”,开创富源全域旅游新格局。通过积极打造我县特色文化旅游,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做好提升地方品牌的知名度的文章。遴选一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或者临近市场的村落,优先培育和发展,推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信誉过硬的乡村旅游品牌,全面增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富源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

(四)合理布局,加快旅游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以高标准发挥效益为核心,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大对乡村旅游文化、农旅融合项目投资开发力度,对旅游文化项目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部署、建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备。1.建设县城、十八连山镇、富村镇、墨红镇和古敢乡4个游客集散中心及景点游客接待中心,加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建设,推动全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2.在具体项目开发建设上,坚持以高标准发挥效益为核心,尽量避免遍地开花、盲目投资的现象。景区开发要按照国家A级标准建设,旅游接待新建的宾馆饭店要从星级标准起步,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大对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的建设开发。在建设景区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要注重建设吃、住、行、游、娱、购等设施要件,特别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突出新、奇、特等旅游要素特征,把我县地方文化、特色戏剧等融入特色文化产品开发项目。

(五)拓宽思路,不断完善发展旅游经济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特别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充分考虑旅游经济投入、产出的特殊性,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拉动旅游资源的开发、改造和经营。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对旅游建设项目的投资,应考虑给予一定的优惠所得税率的享受。同时,政府应在旅游要素配置上提供保障,在打造环境上优化服务,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引导旅游行为发生的策划工作,通过定期分析研究,提高有利于开拓旅游市场的决策水平,并经过策划设计使之实施。加强对客源市场、消费构成、消费需求等方面的调研,适时做出预测,为经营旅游市场和发展旅游业的决策提供参考或指导。

最后,感谢你们对富源县旅游业发展提出来的意见与建议,我们也会积极采纳你们的建议,与你们携手将富源旅游产业发展得更好,争取富源旅游走出曲靖,吸引更多游客。现在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时期,我们会努力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推动富源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提升旅游大环境。同时也希望你们能支持我们的工作,请你们多为我们提出更多更宝贵的意见,为促进富源县旅游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承办人:舒雁:0874-4613192

督办人:唐雪飞:0874-4613192






富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