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富源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富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015158708/2024-08618
  • 2021-03-23 17:15

监督索引号53032503000010000

﹝2021.3﹞县十七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五)

富源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富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富源县财政局局长 刘声娉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富源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富源财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大幅减税降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煤炭行业整治重组、艰巨繁重的财政保障任务等因素影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深化财税改革、狠抓收入征管,统筹保障重点、兜牢 “三保”底线,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财政总体运行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483万元,比上年增收8076万元、增长6.15%,为调整预算139483万元的100%。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1899万元,比上年增支23122万元、增长4.83%,为调整预算501899万元的100%。

收支平衡情况:2020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483万元,预计上级补助收入380077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31703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55615万元,税收返还742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99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19万元,调入资金23793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调入8778万元,其他资金调入15015万元),收入合计565072万元。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189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2792万元(含“营改增”五五分成上解1106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0381万元,支出合计565072万元。收支相抵,结余0万元。

2020年,上级下达富源县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95647万元,比上年增加31143万元、增长48.28%。主要用于:一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47530万元,用于发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33908万元,省对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82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88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431万元,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26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省级贴息213万元。二是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48117万元,用于发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45805万元,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电煤供应经费)41万元、债务还本付息227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116万元,比上年减收12412万元、下降48.62%,为调整预算13116万元的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2763万元,比上年增支34971万元、增长92.54%,为调整预算72763万元的100%。

收支平衡情况: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1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24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转移支付收入752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9000万元,收入合计7276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78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200万元,调出资金8778万元,支出合计7276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比上年减支208万元、下降98.58%。

收支平衡情况: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合计3万元。支出合计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97899万元,比上年增收59998万元、增长43.51%,为调整预算197899万元的100%。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76459万元,比上年增支35259万元、增长24.97%,为调整预算176459万元的100%。

收支平衡情况: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97899万元,上年滚存结余122362万元,收入总计32026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7645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43802万元。

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均为快报数。待市财政局批复富源县2020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根据市下达全县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定富源县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总额5668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17000万元,专项债务149800万元。2020年全县新增地方政府债务45800万元,县财政筹集资金归还地方政府性债务本息38700万元(本金23000万元,利息15700万元)。截至2020年末,全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5003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51500万元,专项债务148800万元。全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低于市级和县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限额总额,总体上安全可控。

二、“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在困境中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富源经济社会追赶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财政综合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实现可持续财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时期。五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全力有效克服各种因素影响,竭力服务经济发展,培植涵养财源产业,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为全县“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财政保障,谱写了富源财政奋进新时代的绚丽篇章。

——抓产业、涵财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时期,投入40多亿元支持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打造了县工业园区厚植涵养财源新“洼地”。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8.58亿元增长到13.95亿元,年均增长10.2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30.56亿元增长到50.19亿元,年均增长10.35%。财政收支连续5年稳定增长、总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勤研究、重融合,争取补助有力有效。强化责任担当,勇于直面财政收支矛盾和艰巨繁重的保障压力,吃透相关扶持政策,提前做好项目储备、抓好项目推介,及早将民生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级“盘子”。突出政策有机融合,全方位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五年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资金210.29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兜底线、增福祉,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持把民生摆在优先位置,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十三五”时期,全县财政民生支出192.22亿元,年均增长10.72%,每年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切实集中财力有效保障教育、卫生、社保、就业、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民生支出公共财政特性充分体现,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攻重点、强实效,三大攻坚成效卓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投入142.08亿元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投入4亿多元支持 “两污治理”“厕所革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深入推进,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富源县被纳入全国66个、全省9个建制县债务化解试点县之一,累计化解各类债务21.16亿元,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减税负、增活力,市场主体动能增强。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各项解忧纾困政策,坚持“一企一策”,“保姆式”服务,累计减免各项税费12.61亿元,科学精准对冲各项不利因素影响,切实以削减政府支出做好“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在“减”和“降”的政策背景下,有效克服减收因素压力,实现了财政收入稳中有增、增中向好。

——抓改革、促发展,财税改革持续深化。深化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改革扎实有效。严格执行全口径预算和三年滚动财政收支规划编制,预算管理不断深化。完善乡财县管体制改革,提高了县乡财政保障能力。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率100%。国有企业改革迈出坚实步伐。金融体系和普惠金融改革深入推进。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财税经济形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目标,竭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入落实“狠抓落实”及政府系统“落地见效年”要求,全力以赴兜牢“三保”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统筹支持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聚焦焦点,疫情防控保障有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保障和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县财政部门闻令而动、听令即行,切实把保障和支持疫情防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保障方案,健全应急反应机制,保障疫情防控各项政策落实,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534.30万元,其中,用于设备和防控物资采购832.45万元,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319万元,重症病区、发热门诊改造等基建支出67.83万元,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9万元,其他防疫支出306.02万元。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开通预算安排、国库支付、政府采购等绿色通道,变“长流程”为“短操作”,保障了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同时,通过权威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发出积极政策信号,促进和加快财政相关支持政策落地见效。

——聚焦重点,“六保六稳”扎实有效。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首要保居民就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推动复工复产和经济稳定增长。围绕振兴实体经济和产业链聚群发展,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六税两附加减半征收、社会保险费减免等政策,全年减免各项税费56400万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完成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任务。突出煤电铝重点产业发展,投入直达资金1293万元补助企业,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投入1436万元支持粮油物资储备,确保货足价稳。安排企业稳岗补贴464万元,惠及企业90户、职工7809人,有力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年发放补助15150万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惠及2.3万户3.8万人次。全县33个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减免房租348万元,受益市场主体145户,切实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聚焦难点,“三保”保障兜实兜牢。健全县级“三保”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加强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做好县级“三保”工作方案,严格执行“三保”保障范围标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坚持“三保”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盘活土地资源和国有资源资产。规范非税收支管理,增强政府统筹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围绕疫情防控对冲、民生保障等扶持领域,争取到位上级补助资金390727万元,同比增加66024万元、增长20.33%。其中,中央直达资金83004.85万元,确保了直达资金第一时间落实到项目到企业到户到人,切实有效兜牢“三保”底线。

——聚焦堵点,城乡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全力推进筹融资工作,争取到位沪昆高铁富源北站站前广场配套基础设施、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债券资金45800万元,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决战决胜的决心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整合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2.16亿元,支持补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首位,不断增加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农林水支出78511万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大河乌猪、魔芋、山药等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改造提升安全饮水工程64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9件,投入抗疫特别国债7000万元建设县城北片区供水工程。交通运输支出11375万元,硬化村内道路32万平方米,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0公里。住房保障支出30077万元,改造老旧小区4458户、棚户区878户。投入13200万元,推动“厕所革命”、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等工作,墨红镇、富村镇污水处理厂竣工投用。

——聚焦短板,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民生领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全年民生支出41.46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9%。全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支出144274万元,其中,投入3040万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投入4993万元建设县第九中学,投入6122万元资助学生60余万人次,投入1000万元用于教育发展基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卫生健康支出66556万元,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000万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13044万元、就业补助2534万元、抚恤补助5867万元,保障就业扶贫、创业就业等政策落地见效。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53万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科学技术支出1598万元,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创新驱动动能。深入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公共安全支出16272万元,落实“三优先”机制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综治维稳、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扎实开展,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聚焦效能,管理基础不断厚实。全面深化财税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及相关规定,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审查和执行。除涉密部门外,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公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扎实推进,部门预算单位全部纳入省级统一平台核算。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构建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财政“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年政府采购7961万元,资金节约率3.24%。严控行政成本和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 “三公”经费、差旅费、会议费等管理办法,“三公”经费支出3200万元、下降0.47%。财政数据透明度全面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监督,积极落实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法治财政、阳光财政、惠民财政建设步伐持续加快,综合保障服务效能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总结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严峻考验:一是收入增长空间收窄。全县财税收入70%左右来源于煤电产业,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煤炭行业整治重组、持续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保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极为艰难。二是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全县财政自给率不足30%,兜牢“三保”底线仍有缺口,再加上偿债进入高峰期,落实脱贫攻坚、安全维稳、民生事业发展等必保刚性支出快速增长,促发展资金需求无力安排,县级财政捉襟见肘。三是绩效管理亟待加强。内控机制、绩效管理等重视不够,常态化监督检查、成果应用等方面仍需加强,资金落实上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用改革的新举措,破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应对、担当作为,全面改进并有效提高。

三、“十四五”时期财政工作重点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思路、原则及安排建议(草案)

(一)“十四五”时期财政工作重点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富源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财政提质增效、健全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提升保障能力的攻坚时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富源县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为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更可持续的财力支撑。锚定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6方面工作:

1.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着力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财政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可持续财政建设取得新成果。

2.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全面加大各类财政资金资源统筹使用力度,集中财力保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支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增强政府预算统筹调控能力,加大非税收入、存量资金的统筹力度,推进科目、项目、部门资金的统筹使用。强化财政支出统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服务保障中央和省市县重大战略、重点改革和重要政策落实落地。

3.强化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突出扶持基础财源产业,培植壮大煤电铝产业,强化固本强基,拓宽税基,全力抓好财税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与经济协调增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坚持把稳就业摆在首位,完善财政支持民生改善和托底保障机制,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好中央资金直达机制,发挥新增财政资金助企纾困、惠企利民作用。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的有机结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着力推进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承接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更加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建立更好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更加体现政策导向的县级政府预算体系。提速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财权与事权划分、政府采购、国库管理等领域制度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高标准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立足富源现有产业体系,围绕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构建支持富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和财政政策体系。

5.坚决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全力守住风险防控底线,提高对潜在风险的科学预判和处置能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全县财政经济稳健运行,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6.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指导与政协、审计等监督。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深入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财政预算、决算的决议以及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构建现代财政制度。

(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富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强化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重点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效能。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以高质量可持续财政服务保障富源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三)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收定支,确保平衡”原则。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有效统筹各类资金资源资产,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严控新增支出,确保预算收支平衡。

2.坚持“突出重点,优先保障”原则。围绕中央和省、市、县的重大战略部署安排预算,严格落实“三保”支出责任,优先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兜底线,剩余资金重点投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急需的关键环节。

3.坚持“厉行节约、提质增效”原则。全县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精打细算编制部门预算,真正把过紧日子的要求精准贯彻到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大力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坚持“强化统筹、零基安排”原则。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执行中,对新增支出,一律采取优先调整优化部门预算支出结构、有效统筹财政拨款和自有资金、科学分配年度间项目安排等方式给予解决。

(四)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建议(草案)

围绕上述思路和原则,综合研判各种因素,2021年全县财

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2021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安排145100万元,比上年增收5617万元、增长4.03%。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预计上级转移支付补助4049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34385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6105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3000万元,县级一般公共预算预计财力517000万元。

根据财力安排2021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7000万元,比上年增支15101万元、增长3.01%。安排支出重点:一是2021年全县“三保”支出安排36148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及工资性费用补助228490万元,机构运转支出21235万元,基本民生支出111756万元。二是扶贫支出、农村文化建设等其他民生支出67874万元。三是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1446万元。四是社会事务管理、产业发展扶持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支出60199万元。五是预备费及预留6000万元。因财力不足,2021年无财力保障但必须保障的各项支出297345万元,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和增收逐年解决。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000万元,比上年增收6884万元、增长52.49%。安排支出20000万元,具体如下:城乡社区支出15041万元,农林水支出1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799万元,债券发行费用6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国有股份红利收入等。2021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无收支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98140万元,比上年下降0.12%。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9316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78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028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628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15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67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8644万元。

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9255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9316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78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658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628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337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67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239万元。

四、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及措施

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培植涵养财源,开源节流并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持续加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竭力推动财政稳增长、保重点、促跨越。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集财力强攻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力支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排中央和省市统筹整合资金3亿元以上,聚焦易返贫和易致贫边缘人群,加大产业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社会保障等扶持力度,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保障,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力支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和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培育发展核桃、黄桃、辣椒、紫薯、山药、蚕豆、生姜、油菜八大地方特色产业。聚焦富源魔芋、大河乌猪等优势产业,扶持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全力支持补木、摩帮、汤家屯水库建设,推进大跌水、阿汪水库等项目建设,完成中安大沟、响水河水库至升官坪、重点采煤沉陷区供水工程建设。统筹整合各级资金,支持全县剩余的248个自然村529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支持美丽县城建设。围绕“产、城、人”的短板弱项,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标准化客运站、东绕城线等项目建设,促进新区建设和老城提质。支持城市综合管理和人居环境提升,促进城乡建设品质更加契合美丽富源的内涵。

(二)持之以恒育产业,壮大财源产业支撑。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支持打造新型工业化地标,大力培育发展精深加工的新型煤化工产业。以县工业园区为载体,支持推进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给排水、道路、供气管道、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园区要素保障,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经济运行。创新财政支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紧扣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切实管好用活项目前期经费,确保项目基础工作更实,项目储备质量更优,向上争取力度更大。积极支持招商引资扎实开展,确保煤电铝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增链、强链”取得新成效,切实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县域经济总量做大做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支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消费潜力发挥。

(三)凝心聚力抓征管,促进收入稳定增长。牢固树立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全局意识,强化收入分析和税源监测,科学调度,压实责任,落实每月分行业、分税种的分析研判机制,严格实施税源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管控,全力加大清欠催缴力度,严防“跑冒滴漏”。全面盘活土地资源和国有资产,持续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税收收入占比达80%以上,切实提高收入质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牢牢抓住国家和省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结合富源优势特色,全力做好项目基础工作,切实加大项目入库储备,主动作为,加强协调,积极向上申报争取,着力在稳存量、抓增量上下功夫,全力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为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统筹兼顾保重点,坚决兜牢“三保”保障。全面压实“三保”保障责任,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相关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坚持应保尽保、严控提标扩围,增强政策可持续性,确保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足额保障到位,兜牢 “三保”底线。全面加大财政统筹力度,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性支出,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保障重点支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大力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21年部门预算 “三公”经费比上年压减3%,“三公”经费支出只降不增,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增后劲、提效益的领域。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序发展。提高项目库建设质量,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新增债券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积极拉动有效投资,切实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确保专项债券资金及早发挥效益。

(五)聚焦弱项补短板,持续改善民生福祉。顺应人民新期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年民生支出占比达80%以上,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不折不扣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坚决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为财政保障第一重点。全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一揽子援企稳岗就业补贴政策,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救助资金、优待抚恤金,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推进县委党校、县第九中学、县第三小学等项目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支持提升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支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全力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教育的经费保障工作。推进“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激励政策,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县财政投入2600万元专项用于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和创卫工作奖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六)未雨绸缪重防控,竭力防范化解风险。坚持不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严守地方政府性债务“红线底线”,落实属地和行业部门“两责任”,强化债务平台动态监管、限额管控和预警管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严肃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健全县直预算单位内部控制、预算拨款监督制约、资金跟踪问效等工作机制,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审查审批,切实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违规违纪行为,严控财政资金风险。支持防灾减灾和安全监管,完善防灾减灾经费保障政策,促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动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保障能力,筑牢人民生命安全屏障。

(七)深化改革增动能,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各项财税改革工作部署,健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完善乡镇财源培植、收入征管、最低保障等激励制度,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全力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完善落实中央资金直达基层机制,充分发挥新增财政资金助企纾困、惠企利民作用。严控预算调剂追加,硬化预算约束。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落实中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落实中央和省、市对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巩固提升政府会计制度、国库电子支付等各项改革成果。深化政府购买服务、筹融资等各项改革。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有关要求,全面、及时向人大报告支出预算和政策落实情况,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定期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高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效益并实现保值增值。

(八)激发活力促创新,推动产融共建共赢。牢固树立“产业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财政强”的理念,鼓励县属国有企业做实做强扶贫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等实体运营,广泛参与高原特色农业及生物资源加工、有色金属加工制造、精细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发展,促进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持续增长,实现资产、资金、资本的盘活转化和良性循环。持续支持县工业园区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做强骨干企业、做大主导产业。强化产融有效对接,增进政、银、企信贷务实合作,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创业就业,激发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深化拓展财政引领和“杠杆”撬动功能,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推动财政金融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各位代表,新征程满怀憧憬,新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只争朝夕守初心,不负韶华担使命,以坚如磐石的信心、永不松懈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开拓创新、勇毅奋进、奋力谱写富源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篇章,为开启富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实财政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名词解释

一、全口径预算:是指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收支,不存在游离于预算外的政府收支,是将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

二、一般公共预算:是指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国家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其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

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按照有关法律、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给予下级政府的补助资金,用于均衡地区间的基本财力。

七、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

八、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是指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等因素测算,各地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债务限额。

九、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十、“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十一、上解上级支出:指下级财政根据财政体制应上解上级财政的支出,主要包括体制上解支出和专项上解支出。

十二、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

十三、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十四、“三保”:是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十五、一般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十六、专项债券:是指地方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包括土地储备专项债、收费公路专项债、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其他类型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

第二部分

一、富源县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二、富源县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三、富源县2021年举借政府债务说明

四、富源县2020年度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doc



第三部分

2021年富源县政府预算公开表.xlsx


监督索引号530325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