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富源历史上的书院

发布时间:2022-09-26 10:28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作者: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浏览次数:10181

书院是旧式学校。富源县在历史上有五个书院:平彝书院、平城书院、彝训书院、复礼书院和向义书院。

富源县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当数平彝书院,它其实就是明代平夷卫的卫学,地址在今富源文庙。古代官方学校所在地即文庙,即所谓庙学合一。现存富源文庙是明代时所建的官学——平夷卫卫学,清代时所建的官学一一平彝县县学。

明正德九年(1514年)设立平夷卫学,建于平夷卫治所(今富源县政府位置)右,万历六年(1578年)和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两次重修。天启二年(1622年),宣威彝族女土酋设科起事,战火烧到平夷卫,平夷卫学被焚毁,崇祯八年(1635年)卫学复建。清康熙七年(1669年)云贵总督卞三元下令迁建于平夷卫治所左(今富源文庙位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总督蔡毓荣重修。康熙二十六年裁平夷卫归曲靖府,平夷卫裁撤,平夷卫的卫学改称平彝书院,归曲靖府学官督管。康熙三十四年设平彝县,改平彝书院为平彝县县学,是县级官办教育机构。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县令任中宜重修,增建启圣宫三间,照壁一座,棂星门一座,围起了围墙。按文庙建制规定,文庙照壁在文庙正门位置,最初建成时是与文庙围墙相连的,要等当地出了探花(包括探花)以上的人物或者皇帝御驾亲临时,才可以打开照壁建门坊。寓意熏风南来,春风得意。在文庙正门没打开前,人们来文庙求学或祭孔走的是东西两边的侧门。据笔者考证,富源文庙照壁是曲靖历史上取得最高文凭的人打开的,这个人是平彝县县学的学子、平彝县冯家圩村(今麒麟区冯家圩村,时属平彝县,不与平彝县本部接壤,是飞撒于曲靖坝子的飞地)的冯元。

冯元是乾隆六十年考中的武科探花,第二年即嘉庆元年,冯元请假回原籍,与平彝县的知县王子音一起打开文庙的照壁,在照壁位置上建起了太和元气坊门坊,从此,平彝县的学子们来县学求学就“摸得着庙门”了。

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平彝县东门街人盛恩霈由昆明回到家乡办故育,得到国民党平彝县县长古梅柏和曲靖中学(现曲一中)校长谢显琳及县各界人士支持,将文庙土地房屋划归学校作基础,由县政府拨款,还有县里零星收入,但经费仍不够,盛又发函向军长王甲本求援,王甲本先后捐款九千多大洋建校,经过一年多,1941年3月,平彝县清溪中学宣告成立。1954年,随着平彝县改为富源县,清溪中学改为富源县初级中学。1956年,由于在黄泥河创建第二中学,遂改名为富源县第一中学。1958年,一中改为完全中学,招收高中班。并扩建校舍,向北迁到今一中地址,新旧校舍合用,民间仍把文庙的南院称为清溪中学或老一中。1983年学校全部迁入北院(今富源一中)。

综上,明代平夷卫的卫学,清康熙二十六年,平夷卫撤消,卫学改名为平彝书院,清康熙三十四年,建平彝县后为平彝县的县学,民国时为平彝县清彝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富源县第一中学(由文庙迁至今富源一中)。

彝训书院是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平彝县的知县石渠倡建。他与平彝县绅士及在外地的平彝籍绅士商谋、筹款而建,具体位置在今富源县委住宿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平彝书院改名为彝训学堂,不久又改称高等小学堂。民国十年(1921年),平彝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平彝县立两级小学。1938年4月19日,西南联大师生进入云南,平彝县立两级小学(今富源县委住宿区)是他们在云南的第一个留宿地。曾昭伦、闻一多等在这里作过演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八月,平彝县立第一两级小学更名为县立清溪小学。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纪念国民革命军七十九军军长,抗日烈士王甲本(字立基),将中安镇更名为立基镇,将县立清溪小学更名为立基小学。1950年立基小学更名为中安小学。1952年,中安小学由原立基小学(今县委任宿区)迁出,高年级迁东门附近为东院(后为看守所),一二年级迁南门附近为南院(后改为县幼儿园),三四年级迁小西门为中院(后改为县教育局,现是小锁牛肉馆),后又全部合并迁入中安小学(今中安一小)。

清末的彝训书院,民国时为立基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富源县中安小学(由今县委住宿区迁至中安小学,今称中安一小)。

至于平城书院,在今文庙大成门右下方西侧,始建于嘉庆四年(1799年),知县王子音建,光绪六年(1880年),知县宋宝椷重修,后来合并给文庙。建清溪中学后,平城书院为教师宿舍。它是一个很小的四合院,笔者小时候去过那里,老一中校长刘志明先生就住在那里,2008年,翻建文庙时被撤。

除了以上三个书院外,清代平彝县在下半县还有亦佐的复礼书院,这个书院是知县石渠考虑到下半县的学生到县城读书,路途遥远,于是在亦佐创建复礼书院,后改为蒙养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并亦佐小学。还有黄泥河的向义书院,光绪十年建,本地集款修建,三十一年(1903年)改为小学堂。

书院的办学经费是多渠道来源,富源历史上的五个书院,平彝书院、平城书院和复礼书院是官办,彝训书院是半官半民合办,向义书院是当地集资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