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
《富源县2024年农民增收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县委农办
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富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5月20日
富源县2024年农民增收提升行动
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县2024年农民增收工作,推动《富源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根据《2024年曲靖市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工作要点》,结合富源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促农增收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具体安排,坚持“三农”工作一切为了农民增收的鲜明导向,围绕市委“五个高于”“两个提升”工作目标,提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着力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聚力打好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组合拳,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二、总体目标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迈上2万元新台阶,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绝对值领先全省的优势扩大至2600元以上、领先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优势扩大至200元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强化稳岗拓岗,提高工资性收入。坚持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两手抓,加强转移就业服务保障、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育,推动就业规模、就业技能、就业收入三提升。力争全年工资性收入达8900元以上。
1.稳定转移就业。抢抓省内外企业大规模招用工的窗口机遇期,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强化精准对接及服务,健全政策协调、信息互通、工作衔接等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七彩云南”劳务品牌促就业行动,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力争全年转移就业29.59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8.73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4.85万人以上。〔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各项措施责任单位均包括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以下不再列出。〕
2.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围绕全县“3+6”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挖掘一批适合各就业群体就业的工作岗位,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拓展就业岗位。在高标准农田、交通、水利、乡村旅游、林业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确保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总投资的比例达到10%以上。〔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3.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紧盯脱贫劳动力人口、易地搬迁点农村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坚持办好帮扶车间,扩大涉农项目建设、管护以工代赈实施范围,合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选聘生态护林员575名,动态清零有劳动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4.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聚焦“技能型”人才短板,深入实施“技能曲靖”行动,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大力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积极探索推动培训、就业有效衔接的平台、机制和路径。持续扩大培训覆盖面、确保对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实施“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培育,着力打造地域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富源特色劳务品牌。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力争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200人次,省外转移就业人均月工资达5300元、省内转移人均月工资达4200元。〔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大力培育致富带头人。统筹实施好“头雁”项目、“耕耘者”及高素质农民培训等计划,每个村培养3—5名致富带头人(包括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涉农社区不低于5名,行政村不低于3名。落实好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培养和引进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文化能人、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带货主播等到乡村创业。组织开展创业能力培训、网络创业培训、直播带岗、扫码就业等活动,力争全年开展农村创业培训150人次。探索农民专业化、职业化的路子,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资源要素的整合者、乡村致富的带头人。〔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
(二)强化产业增量提质,扩大经营净收入。围绕打造高端食品基地目标定位,深入推进“1+4+2+N”现代农业产业扬优、补短、强弱,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经营增收。力争全年经营净收入达8600元以上。
6.聚力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深入实施粮油产能综合提升、经作高效融合提升、畜牧延链补链提升、渔业高效发展提升、种业创新引领提升行动5大行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着力提升以大河乌猪、富源魔芋、肉牛羊为重点的主导产业,以绿色蔬菜、辣椒、道地药材、生姜、山地蚕豆、油菜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以高端冷水鱼、大宗淡水鱼、特色水产品为重点的渔业产业的综合生产效益。因地制宜挖掘森林资源潜力,大力培育林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等特色非林产业,探索“不砍树也致富”的路子。力争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增速居全市前列。〔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
7.壮大农业经营主体。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优培强提升行动,对内扶优扶强、对外招大引强,加快构建龙头引领、多元主体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全县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户、省级龙头企业7户,新增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5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2个。实现市县级龙头企业行政村覆盖85%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投资促进局〕
8.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高端食品基地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富源县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魔芋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成云南赢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肉制品深加工后期项目建设,巩固提升现有大河乌猪、富源魔芋等区域公共品牌和地域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市场份额,扩大销售量。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8:1。〔责任单位: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农业农村局〕
9.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清凉曲靖”等品牌,引导各地依托区域特色资源,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因地制宜发展农耕体验、科普研学、旅居康养等农文旅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优化乡村旅游产品服务,积极打造一批金牌旅游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全年旅游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42亿元。〔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
10.加强产销衔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积极培育县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本地优质农特产品“产品商品化”“商品网货化”“网货品牌化”。强化品牌建设,增强“富字号”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溢价能力。〔责任单位: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
11.推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扎实做好农资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开展农资集采和产品统售,推进农资有序生产、储备、流通,为农民供应平价低价农业生产资料。全年派出农科服务人员170名以上,实现农业科技服务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全覆盖,实现农业科技服务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全覆盖。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重点面向小农户,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过程托管服务,让农民群众成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和主要受益者。〔责任单位:县供销社、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
12.优化金融服务。创新和完善金融产品,推动保险公司持续扩大全县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率,实现愿保尽保。探索绿色、有机农产品收益保险,力争生猪保险承保数量超过上年度、粮食作物保险及特色农险增量扩面提标。深入推进富源金融支持“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力争2024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低于50%。〔责任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富源监管支局〕
(三)强化农村改革赋能,挖潜财产性收入。积极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和低效闲置帮扶资产,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力争财产净收入达160元以上。
13.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力争实现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全覆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支持具备条件地区的农户自愿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村集体经济。对各级财政支持的设施农业、养殖、乡村旅游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村集体经济,按规定给农户分红。实施帮扶产业“巩固、升级、盘活、调整”行动,推进帮扶产业项目资产管理工作,持续发挥项目效益。在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鼓励农户盘活资源资产发展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化和旅游局〕
14.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脱壳削薄”“三个一批”工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推进托底消除一批薄弱村、自主发展一批潜力村、集中提升一批富裕村,力争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万元。〔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
15.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村级公司净利润正增长且完成年度目标的村(社区)可从集体股份分红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创收奖励资金,以当年集体股份分红的存量和增量作为奖励基数,严格落实提取比例和发放要求。根据工作实绩考核给予村组干部奖励。〔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
(四)强化政策落实,提高转移净收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完善保障性收入体系,力争转移净收入达2500元以上。
16.落实财政补贴。持续实施好“一卡通”项目,确保各类惠农补贴及时足额直达群众。发挥涉农资金整合效力,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37亿元,优先保障“雨露计划”“小额信贷贴息”“公益性岗位”“交通补助”等到人到户补助。〔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体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
17.稳步提升医保保障水平。切实做好新生儿、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参保工作,动员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保,保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巩固居民医保住院待遇保障水平,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稳步提升门诊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
18.扎实做好兜底保障。持续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排查救助帮扶工作,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坚决防止“脱保”“漏保”。认真做好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对符合低保、特困或临时救助条件的,通过集中审核审批、简化办理流程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持续做好农村兜底保障提标工作。〔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化推动联农带农成为普遍形态。全面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联合体+”“股金+租金+薪金”“社会化服务+”“大市场+小微商”“农创+”6种模式,打造6种模式试点7个,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构建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深入落实云南省支持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奖补办法,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绑定发展的积极性。
(二)加强工作调度压实各级各部门增收责任。建立完善季调度、促农增收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县委农办牵头每月调度各乡镇(街道)及县级有关部门农民增收工作推进情况,按季召开促农增收联席会议。坚持将促农增收工作纳入县委“三农”工作季调度内容,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适时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报告。
(三)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收入统计质量。认真贯彻落实《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住户调查工作的通知》(曲政办发〔2023〕31 号)要求,坚持农民收入统计提质“直连直通”机制,逐级压实住户调查工作责任,强化经费保障,持续加大指导服务和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辅调员工作能力和记账户记账水平,推动收入数据客观真实反映农民收入水平。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联动协作。各乡镇(街道)要落实促农增收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工作力量,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县级有关部门要对照责任分工和年度工作目标,开展分类指导,做好服务保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各乡镇(街道)及县级有关部门于每月3日前向县促农增收办(县委农办)报送上月工作推进情况,其中,4月、10月分别报送1、3季度工作推进情况,7月、12月分别报送半年及年度工作总结。有关材料须同时报送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和可编辑的电子文档。
(二)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适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提炼总结,及时报道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大力弘扬勤劳增收、创业致富精神,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民发展、鼓励增收致富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强化督查考核。坚持将农民增收工作成效纳入县对乡镇(街道)综合考核,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街道)农民增收工作开展调研和督导,对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街道),以及工作得力、指导有方、服务到位的县直有关部门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措施不硬、成效较差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按程序报批后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
联系人:李敏;电话:15974626855;邮箱:513751422@qq.com
附件:1.富源县2024年农民增收重点任务分解清单
2.富源县2024年农民增收重点目标责任清单
附件1 | |||||||||||||||||
富源县2024年农民增收重点目标分解清单 | |||||||||||||||||
乡镇(街道)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预期目标 | 工资性收入方面 | 经营净收入方面 | 财产净收入方面 |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方面 | ||||||||||||
转移就业总人数 | 省外转移就业人数 | 脱贫人口转移就业人数 | 其中,脱贫人口省外转移人数 | 生态护林员 | 劳动力技能培训 | 农村创业培训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增速 | 农业经营主体创建 |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 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 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 | 推广联农带农“6种模式”试点数 | |||||
省级龙头企业累计数 | 市级龙头企业累计数 | 创建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 培育评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 ||||||||||||||
中安街道 | 8.4 | 2.51 | 0.74 | 0.45 | 0.12 | 134 | 200 | 50 | 5.2 | 4 | 4 | 1 | 1 | 2.8:1 | 15 | ||
胜境街道 | 8.4 | 2.01 | 0.59 | 0.34 | 0.11 | 84 | 150 | 5.2 | 1 | 1 | 2.8:1 | 15 | 1 | ||||
后所镇 | 8.4 | 2.56 | 0.75 | 0.39 | 0.12 | 103 | 150 | 5.2 | 1 | 2 | 1 | 2 | 2.8:1 | 15 | 1 | ||
大河镇 | 8.4 | 3.85 | 1.14 | 0.65 | 0.15 | 200 | 5.2 | 3 | 2 | 3 | 2.8:1 | 15 | |||||
墨红镇 | 8.4 | 3.07 | 0.91 | 0.39 | 0.12 | 250 | 5.2 | 4 | 2 | 1 | 1 | 2.8:1 | 15 | 1 | |||
营上镇 | 8.4 | 2.77 | 0.82 | 0.31 | 0.09 | 150 | 5.2 | 1 | 1 | 2.8:1 | 15 | 1 | |||||
竹园镇 | 8.4 | 1.85 | 0.54 | 0.16 | 0.06 | 7 | 200 | 5.2 | 1 | 1 | 2 | 2.8:1 | 15 | 1 | |||
富村镇 | 8.4 | 3.31 | 0.98 | 0.93 | 0.25 | 80 | 200 | 100 | 5.2 | 3 | 1 | 2.8:1 | 15 | 1 | |||
黄泥河镇 | 8.4 | 2.87 | 0.85 | 0.53 | 0.16 | 87 | 200 | 5.2 | 1 | 2 | 1 | 2 | 2.8:1 | 15 | |||
古敢乡 | 8.4 | 0.62 | 0.19 | 0.06 | 0.02 | 10 | 200 | 5.2 | 1 | 2.8:1 | 15 | ||||||
十八连山镇 | 8.4 | 2.32 | 0.68 | 0.38 | 0.14 | 60 | 250 | 5.2 | 1 | 1 | 2.8:1 | 15 | 1 | ||||
老厂镇 | 8.4 | 1.85 | 0.54 | 0.26 | 0.11 | 10 | 50 | 5.2 | 1 | 1 | 2.8:1 | 15 | |||||
富源县 | 8.4 | 29.59 | 8.73 | 4.85 | 1.45 | 575 | 2200 | 150 | 5.2 | 19 | 19 | 5 | 12 | 2.8:1 | 50 | 15 | 7 |
附件2 | |||||
富源县2024年农民增收重点目标责任清单 | |||||
类 别 | 总体目标 | 分项目标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
(一)强化稳岗拓岗,提高工资性收入。 | 力争全年工资性收入达8900元以上。 | 1.力争全年转移就业29.59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8.73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4.85万人以上。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各项目标责任单位均包括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以下不再列出〕 | 12月31日 | |
2.确保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总投资的比例达到10%以上。 | 县发展和改革局 | 12月31日 | |||
3.选聘生态护林员575名。 | 县林业和草原局 | 12月31日 | |||
4.力争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200人次,省外转移就业人均月工资达5200元、省内转移人均月工资达4200元。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12月31日 | |||
5.力争全年开展农村创业培训150人次。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12月31日 | |||
(二)强化产业增量提质,扩大经营净收入 | 力争全年经营净收入达8600元以上。 | 6.在每个脱贫村培育3至5名致富带头人。 | 县农业农村局 | 12月31日 | |
7.力争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增速居全市前列。 | 县农业农村局 | 12月31日 | |||
8.力争全县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户、省级龙头企业7户,新增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5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2个。 | 县农业农村局 | 12月31日 | |||
9.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8:1。 | 县农业农村局 | 12月31日 | |||
10.力争全年旅游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2亿元。 | 县文化和旅游局 | 12月31日 | |||
11.实施24个县域商业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建设14个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体系项目。 | 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 | 12月31日 | |||
12.全年派出农科服务人员170名以上,实现农业科技服务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全覆盖。 | 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 | 12月31日 | |||
13.力争2024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低于50%。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富源监管支局 | 12月31日 | |||
(三)强化农村改革赋能,挖潜财产性收入。 | 力争财产净收入达160元以上。 | 14.力争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万元。 | 县委组织部 | 12月31日 | |
(四)强化政策落实,提高转移净收入。 | 力争转移净收入达2500元以上。 | 15.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37亿元,优先保障“雨露计划”“小额信贷贴息”“公益性岗位”“交通补助”等到人到户补助。 | 县财政局 | 12月31日 | |
16.保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 | 县医疗保障局 | 12月31日 | |||